close
P67(Dyzenhaus收錄的版本)
某些情況是如此自然的,就是規則的闡述elaboration或表達articulation,以致把它說成是出於我們的「立法」、「造法」或「命令」,會是一種誤導
規則應該包括這些新的情況,並且在深思熟慮後會發現真的有包括
即使承認這是呈現為實然與應然間的融合之例子,有兩個警訊:
(一)這種情況的「應然」,與道德無涉,
(二)在法律裡面,這種現象[1]被用來正當化此種說話方式[2],是何其稀少,決定某個案例的一種方式,被當成是對某個規則的唯一自然的或理性的闡釋而加諸我們,又是多麼例外。[3]
說成:「法官造法」或甚至是「命令」(雖非武斷的),比較能傳達此種狀況的真實。
全站熱搜